機器人洗地機,一聽“洗地機”就不一般;另外提到洗地機,大家其實會更好奇:掃地+拖地,兩種工作方式差異很大的家務活,一個設備?能否樣樣精通呢?市面上的這一類別從最初的寥寥幾款到現如今的琳瑯滿目,我也很好奇,它能代替人親手掃拖嗎?它的自動化能讓用戶滿意嗎?近期使用了Trifo趣飛推出的Viva機器人洗地機,下面就分享一下它能帶來怎樣的掃拖體驗?并聊聊這一品類的未來。
本文照片使用總共兩千塊的相機+鏡頭拍攝。
本文以個人體驗為主,非嚴格意義上的測評。本人非設計師,也非攝影師,諸多不足,多多包涵。
本文照片使用總共兩千塊的相機+鏡頭拍攝。
本文以個人體驗為主,非嚴格意義上的測評。本人非設計師,也非攝影師,諸多不足,多多包涵。
開箱
雖然你知道產品體積不小,但收到時還是被包裝驚訝到了,蠻大蠻有分量。

外包裝采用黃色黃色硬紙殼,正面用線稿勾勒了機器人的形態,左下角是viva很有設計感的LOGO。
盒子中除了基站之外,機器人還有一個獨立包裝,另外還有兩個配件盒。三個盒子的設計風格都是一致的。
盒子中除了基站之外,機器人還有一個獨立包裝,另外還有兩個配件盒。三個盒子的設計風格都是一致的。

配件方面比較豐富:
Viva機器人本體 x1
基站 x1
電源線 x1
防纏繞吸口 x1
滾筒 x1
HEPA濾網 x1
邊刷 x2
干濕分離濾網 x2
用戶手冊 x1
快速安裝指南 x1
Viva機器人本體 x1
基站 x1
電源線 x1
防纏繞吸口 x1
滾筒 x1
HEPA濾網 x1
邊刷 x2
干濕分離濾網 x2
用戶手冊 x1
快速安裝指南 x1

【外觀】
首先第一眼看,Viva機器人本體整體主色為暗色系,對于家居清潔設備,除了更為耐臟之外,也可以顯得更加高端。

第一眼看,外型不能說是極簡設計,機身上有不少結構元素,頂部到側面的倒角比較硬朗。

對于清掃機器人這種存在感較高的設備,必須留出一些功能化的結構,便于拆卸和清理,這款的外觀設計符合目前清掃機器人的功能和定位。

此外機身為塑料材質,上平面光滑,四周為磨砂觸感。

黑色的配色更顯低調。

LOGO所在方位方便辨認雷達和攝像頭方向。

整個機器人的360°預覽圖。

Viva機器人的機身前端是雷達,采用了AI雙目視覺避障技術,它與傳統LDS激光雷達有所不同,它可以無需像大部分我使用過的掃拖機器人一樣將雷達設計成凸出在頂部,只需設計在前端即可工作。所以機身上方不用裝置2-3cm的LDS激光雷達,可以進入更低矮的空間,節省縱向空間的同時結構上也增大了凈水箱與污水箱的體積。

這樣也實現了較為合理的機身高度,只要10cm以上的高度,都能深入,更好地適應不同的家居環境。

提醒一下,基站我稱之為水桶,而在Viva機器人洗地機里還配備了一個400ml的污水箱(機器人內部的后文都會稱做水箱)。

并且它也兼具塵盒的作用。

在污水箱中設置了一個用于干濕分離的濾網,當Viva機器人回到基站開始清潔,污水箱中的污水要抽到基站的污水桶,干濕垃圾則被過濾保留在塵盒中,這樣經過浸濕的灰塵也可以解決手動倒塵盒時容易灰塵二次擴散。

機器人頂部的兩個孔分別是清水補水孔和污水回收孔,Viva機器人回到并對接基站之后,滾筒開始旋轉,基站會自動輸水到機器人的清水箱,并同時將清洗后污水抽到掃拖機器人的中內置的污水箱中,再從污水箱中抽到污水桶中,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與很多我使用過的掃地機器人底部是膠毛滾刷不同的是,機器人底部中間多出了一個洗地滾筒,滾筒是絨毛材質,可以手動取下和清洗和替換。滾筒外側還有一個軟膠條,軟膠條是刮條,隨著滾筒自轉會實時刮下臟水,同時被吸回污水箱。

然后我們再來看看清潔結構,最大的口顯然是給吸塵用的。底部在吸塵口前方還設置了一排紫外線殺菌LED,在灰塵垃圾顆粒進入塵盒之前對一些常規細菌進行消殺。

針對家中養寵物等多毛的環境,趣飛Viva機器人洗地機的配件里還有防纏繞吸口,需要卸下絨毛滾筒,然后再更換吸口組件。

此外,和大部分我使用過的掃拖一體+自動清洗機器人主要結構差不多:一個立式基站和一臺扁平的掃地機器人組成。所以首次使用并沒有感到陌生,上手自然也很快。

基站內部的結構也與我使用過的大部分掃拖一體機器人基站差不多:左邊一個4.5L清水桶,右邊一個4.5L污水桶,水量是對應的,一次清潔200平米的房子也足夠。清水桶中的清水注入凈水箱補水,然后將清洗后的污水抽出,進入污水箱。自動化程度很高。

另外在凈水桶中還有我們熟悉的銀離子除菌模塊,如果還是不放心還可以通過添加產品專屬的抑菌清潔液來進行全鏈路抑菌除菌。

這個集成在LOGO中的呼吸燈實在是太漂亮了,并且根據不同狀態會顯示不同的燈效,特別呼出語音助手時是多彩的,再說一遍,放在家中真的太漂亮了。

總體來說,外觀在滿足功能性的同時,也非常高級耐看。


清潔體驗
與我之前使用過的掃拖機器人不同的是,有的產品掃地和拖地需要手動更換對應的模塊才能切換模式。不過前文的外觀解析可以發現,Trifo趣飛Viva機器人洗地機可以同時進行掃拖工作。

首先來說說4000Pa吸力,實際體驗對于小于瓜子殼的顆粒和灰塵,都能很好的吸入,機器人向下加壓,一分鐘洗地400次,效果約等于手拖的10倍。

拖地過程中,清水箱中的清水浸濕軟絨毛滾筒,旋轉的滾筒將地板上的污漬清潔,產生的污水則被自動吸到污水箱中,動態的活水不斷輸送和抽吸令滾刷始終盡可能保持清潔,不會在地面拖泥帶污。

實際體驗中,在污漬很多的情況下,Viva機器人可以在不斷清洗的滾筒的作用下,減少污漬在滾筒上的積累,快速且整潔的將污漬清理掉,不會弄得到處都是。

在結束清潔后,Viva機器人會自動開回基站并且自動開始洗滾筒,然后再將污水箱中的污水抽回污水桶,并注入清水,并且通過45°熱風將滾筒自動烘干,解決長時間放置產生霉味和細菌的問題。

并且前文提到的UVC、銀離子、45°熱風烘干,抑菌清潔液實現全鏈路抑菌除菌,除菌率可以達到99.9%。
Trifo趣飛Viva機器人洗地機的雙目避障通過AI視覺算法識別技術實時判斷所處位置和周邊環境信息,規劃出最優清潔路線,并且可以通過雙目攝像頭識別障礙物和判斷障礙物距離,有策略地避開障礙物。配合3D SLAM算法,不僅能實現基礎的導航規劃、主動避障,甚至還可以AI算法分析地面材質,識別番茄醬、果汁、醬油、咖啡等多種污漬,根據污漬實際情況自動匹配清潔方案,即便是頑固污漬也有對策。
Trifo趣飛Viva機器人洗地機的雙目避障通過AI視覺算法識別技術實時判斷所處位置和周邊環境信息,規劃出最優清潔路線,并且可以通過雙目攝像頭識別障礙物和判斷障礙物距離,有策略地避開障礙物。配合3D SLAM算法,不僅能實現基礎的導航規劃、主動避障,甚至還可以AI算法分析地面材質,識別番茄醬、果汁、醬油、咖啡等多種污漬,根據污漬實際情況自動匹配清潔方案,即便是頑固污漬也有對策。

實際體驗后,對智能防跌落,障礙識別和越障脫困都可以滿足一般家庭的需要。智能防跌落,障礙識別和越障脫困都不在話下,完全可以滿足一般家庭的需求。

9800mAh超大容量電池加上自動返回基站可在時刻處于最佳狀態,凈水箱中的足夠請洗拖布5次左右。
只掃了一小塊區域,來看看成果。
只掃了一小塊區域,來看看成果。

清潔前后對比,應該一目了然:

另外測試了一下工作下的噪音,60分貝。

APP
APP界面非常簡單易懂,年紀大一點的人也能比較容易的上手。

這款機器人的導航規劃和大部分掃拖機器人類似,在第一次工作的時候會邊清潔邊建立地圖,并建圖完成后儲存地圖,以后只要不移動基站就無需再掃描,基站會智能規劃導航路徑,在大范圍區域采取S型路線,密度更高。同樣為了避免二次污染,拖地路線由遠及近。

APP的機器人的主頁分為:地圖管理,清潔設置,開始清掃(主頁中間的播放鍵),基站,更多功能五個大項。地圖管理的定制化程度也非常高,可以分區命名,劃分虛擬墻和禁區,甚至包括劃分地毯區域。還有類似預設的“清潔計劃”功能,基本涵蓋所有業界主流功能。

來看一下完整的掃拖過程,用延時攝影模式拍攝:

獨特硬件
有意思的是,在基站頂部Trifo LOGO所在的圓形區域設置了一個無線充電模塊,起初我有點摸不著頭腦,將手機放在上面后我發現其實還挺好用,平時需要與手機App連接,常常會用掉很多電,而這個設計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另外Viva機器人的傳感器并不是只有雷達,甚至還帶有一顆1080P的攝像頭,并且支持HDR,如果外出可以通過這枚攝像頭遠程監控家中情況,甚至還可以與愛寵互動??磥砣わw考慮得很周全,把各種硬件都配了。

總結
用過幾款掃拖機器人,總體來說,這款產品依然是高于我的預期的,掃地機器人很常見,但掃拖一體不常見,而自動洗滾筒就更稀罕了,通過自動洗滾筒,我們可以避免過多的接觸含有細菌的臟水,熱烘干功能在冬日里也可以避免濕噠噠的不適感,實實在在的提升了生活品質,將拖地機器人的形態往前推進了一步,雖然是一小步,實現的效果也并不完美,使用邏輯還需更人性化、直覺化,但是我覺得方向是對的,這肯定是智能家居在清潔這個領域的未來。

所謂,懶是人類技術進步的源動力,隨著技術的發展,傳感器和算法除了在移動設備上嶄露頭角,也是可以應用在任何你想不到的領域,優秀的算法配合強大的傳感器就像讓機器有了生命,可以大大減少用戶的工作量,將繁重的家務甚至是工作交給機器,同時減少用戶運用工具的學習成本……高度自動化與功能整合是大勢所趨。

本文照片使用總共兩千塊的相機+鏡頭拍攝。